近日,中国通号全面完成北京枢纽(含北京西站、北京南站、北京站、北京东站、北京朝阳站)信号系统升级改造,标志着北京站首次具备装备CTCS-3级列控车载设备的高铁动车组接入条件,打破了北京地区高铁线路互联互通“瓶颈”,京沪、京广、京张、京沈高铁列车可无切换接入北京站,实现枢纽内高铁列车贯通运行。
中国通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是此次北京枢纽C2贯通工程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核心设备供应商,负责该工程列控技术方案的编制和关键设备供货,提供了北京站、北京东站、北京南站、北京朝阳站和京沈客专的列控系统设备。项目任务从接收到开通仅有两个月时间,项目团队克服枢纽设备制式复杂、运营场景繁多、工期压力大、基础数据不稳定等不利因素,充分发挥攻坚克难、务实创新、勇于担当的企业精神,主动担起枢纽设备集成商责任,为枢纽C2贯通实施提供技术保障。
通号技术
发挥枢纽集成经验优势,保障枢纽技术方案强基础
北京地区铁路枢纽既有线与高铁客专线路纵横交错,北京东站、北京站、北京南站和北京西站都是大型铁路枢纽车站,上下旅客多,施工涉及范围大,施工方案复杂,且只能在铁路运营线“天窗点”内进行,如此繁杂的运营模式在全国也是名列前茅。作为枢纽设备集成牵头方,中国通号研究设计院集团凭借京津城际列控系统升级改造、武广高铁达标整治等工程实施经验,针对北京站至北京西站间临时限速设置方案、北京站基于既有轨道电路条件下的报文实现方案、北京东站与百子湾站间等级转换方案、北京枢纽里程转换方案等复杂问题,积极与铁路局、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相关厂家沟通,并通过十余次方案研讨会不断修订枢纽列控技术方案,最终完成一整套枢纽列控系统解决方案,为复杂枢纽的顺利实施提供技术和安全保障。
通号速度
集中优质资源,突击枢纽软件编制,确保产品交付质量
北京枢纽项目从方案确定到实施开通只有不到两个月时间,为确保项目顺利完成,项目团队全体成员从接到任务起就连续奋战30余天,短时间内接连完成了枢纽地区12站软件的编制任务,并保质保量地通过用户验收。
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组创造了复杂枢纽最快软件编制完成速度、最快变更响应速度、最快问题定位速度三个“通号速度”。这样的通号速度突破了北京局工程实施历史上的记录,而也正是因为通号速度,才使这项起初看起来不可能的任务最终变成了可能。
通号态度
发扬服务担当精神,推动枢纽施工实施,确保按期开通
北京枢纽工程涉及京张、京沈京冀、京唐、丰台站改和地下直径线五个建设项目,工程协调跨度大,技术交底对接多。针对现场实际情况,项目团队成立*员先锋队,派驻专业技术人员到五个项目收集现场信息,落实施工细节;组织外部设备厂家和电务段就实施前难点问题召开技术会议,制定了详细的施工方案、应急预案和后勤保障措施;牵头组织召开施工准备会,明确各实施人员主体责任,细化各项施工任务,精心组织70余名骨干员工,完成了现场施工及夜间到岗技术支持工作,确保了枢纽改造准时保质开通。通号态度得到了北京局集团公司及五个建设单位的高度评价。
交通是兴国之要、强国之基。自年成立以来,中国通号始终牢记保障国家轨道交通运输安全的初心和使命,牢记振兴轨道交通民族产业的初心和使命,牢记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初心和使命,先后参与了京津城际、京沪、京张、京雄等国内重大高铁项目建设,用实际行动兑现了用科技工程、精品工程推动轨道交通事业发展、打造城市美好生活的郑重承诺。
中国通号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要求作为首都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的总目标,秉承“以用户为中心,以目标为导向,以奋斗为基石”的通号精神,积极承担国有企业使命责任,在助力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建设交通强国、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等国家战略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做出贡献。
新闻直通车
挂牌启动!中国通号召开风控中心启动会
喜报!中国通号下属两家企业获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
全自动无人驾驶!中国通号卡斯柯月内连续交付3条全自动运行地铁!
全国首个!这一重要科技创新基地落户中国通号!
喜报!中国通号高铁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全套自主化设备装备合安高铁!
供稿:研究设计院集团谢天
编辑:张力刚
审核:田凤义
主编:彭治安
看完点在看???是个好习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