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病变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SWI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应用上 [复制链接]

1#

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imaging,SWI)

SWI采用3D的GRE序列,在三个方向施加流动补偿,利用不同组织间磁敏感度的差异产生图像对比。脱氧血红蛋白在常规T2WI上,顺磁性作用较弱,信号丢失不明显。但是在梯度回波(T2*WI)序列,脱氧血红蛋白产生磁敏感去相位,增强了局部磁场的变形,突出了快速去相位后信号的丢失,可以提高与周围组织的对比,使静脉及脱氧血红蛋白区显示更清楚,因此SWI对于静脉血流及脱氧血红蛋白丰富的小病灶显示非常敏感,检出率高。中枢神经系统病种繁多,病变复杂,因而除了常规解剖图像之外,需要更多的功能序列来辅助诊断病变。SWI由于其序列特点,广泛应用于低流量血管畸形;血管瘤;多发细小出血;退行性病变铁沉积的评估;肿瘤的血管评价等病变,相比于常规MRI及MRA检查更敏感,而实时的相位图信息能够准确的鉴别出血及钙化。因而SWI现已经成为MR神经系统最常用的功能成像技术之一。

本文主要介绍SWI在血管类疾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方面的应用:

一、血管类疾病

病例一:男性,56岁,头痛、头晕1年;

T2WI显示左侧颞叶条带状略低信号影,但病变轮廓与形态显示欠佳;SWIMIP图清晰显示左侧大脑半球深部增粗的髓静脉汇入左侧室管膜下静脉内。

隐匿性血管疾病,包括静脉血管畸形、海绵样血管瘤、毛细血管扩张症、静脉瘤都属于慢血流,常规MR成像较困难,但是SWI可以准确而清晰的显示病变的形态和范围。

病例二:女性,35岁,头痛,CT发现脑内占位;

T2WI显示右侧额颞部一团块样低信号占位,其内信号不均匀,占位效应明显,右侧脑室前角挤压变形,中线结果左移,右侧前额叶及左枕叶亦发现低信号占位;SWIMIP发现除上述病灶外,颅内多发点状低信号影。

患者病变多考虑为颅内多发海绵样血管瘤,在T2WI图上仅能显示个别较大的病灶,SWI图有利于发现更多微小病灶。临床检查中CT仅能发现颅内较大占位,对小病变的显示程度欠佳,而且很难对病灶的进行定性,而SWI不仅能清晰显示小病灶,同时提供了更丰富的信息辅助病变定性诊断。

病例三:男性40岁,头颅体检发现左颞叶血管瘤

常规平扫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增强扫描可见左侧颞叶(黑色箭头所示)一类似蜘蛛样强化灶,SWIMIP图显示病变为静脉血管瘤;

SWI扫描无须注射造影剂即可清晰显示静脉瘤的各级分支结构,而常规序列只有增强扫描才能清晰地显示病变。有研究显示,增强扫描所注射的造影剂会造成一定的肾脏损伤;而SWI无须造影剂注射就能清晰显示颅内血管瘤的形态,安全,快捷,准确。

病例四:男性,60岁,记忆力减退,有高血压病史

常规扫描及DWI弥散加权成像未见明显异常,而SWIMIP图清晰显示颅内近似均匀分布的多发点片样低信号。

患者患有高血压病史,颅内弥漫性病变考虑为脑血管淀粉样变性,此类病变的病理特点为大脑皮质及软脑膜的小血管壁内的中层和弹力层有淀粉样物质沉着,从而导致血管壁坏死、出血。针对这种弥漫性点状出血,常规扫描及DWI扫描很容易漏诊,而SWI则能清晰显示每个微小病变。

病例五:女性,16岁,头痛及癫痫入院

CT显示右侧额叶片状高密度影(黑色箭头所示),T2Flair像在同样部位可见片状略高信号,边界不清楚;SWIMIP图除发现上述病灶外,仍可见颅内多发点状低信号影。

结合病史及影像特点,考虑为血管炎,此病变是一类主要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炎性血管病,可能由微生物感染所诱发的自身免疫异常所致,表现为血管壁的炎性细胞浸润、血管壁坏死、渗出和血栓形成,CT与常规MR扫描仅能显示个别较大的病变,SWI能清晰显示全部病变包括细微点状出血灶。

二、神经退行性疾病

一些神经退行性疾病在病理上表现为铁的沉积,例如多发性硬化、匹克病、阿尔采默氏病、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慢性出血、脑梗塞、hallervorden-spatz病、地中海贫血、Down‘s综合征等。SWI不但可以了解疾病发展的程度,而且可以帮助预测疾病的预后,为临床及科研工作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工具。

病例六:女性,76岁,记忆力减退

如箭头所示,SWI可见沿顶叶大脑皮层中央前回近似均匀分布的低信号影,这些异常信号在SWI相位图上表现为较高信号;结合SWI提供的信息,患者诊断为大脑退行性改变,此病变造成的沿着运动区皮层铁的沉积在SWI上呈低信号,而在相位图上为较高信号。

*敬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