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病变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老年天地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预防心脑 [复制链接]

1#

李主任门诊

医院

主任医师李慎果

读者咨询

李兰敏已回复

李主任:您好!

我最近总有阵发头晕、耳鸣及走路不稳、拿东西不准的情况。在老年病科做了详细的检查,结果未发现冠心病和脑卒中,不过医生说我的心脑都有小血管病变。请问,心脑小血管病都有哪些种类?如何识别和防控?谢谢!

冠心病、心肌梗死、急慢心衰及脑出血、脑血栓、脑栓塞都属于中老年常见的心血管病。近年来,心血管内外专科的飞速发展及ICU技术的巨大进步降低了以上疾病的危害。但心脑血循环障碍性疾病的剩余风险仍然很大,导致患者住院率、病残率、死亡率居高不下,这可能与心脑小血管病潜在施虐有关。

脑小血管病

脑小血管病(CSVD),是指脑内动脉穿支及小动脉(管径40-um)、小静脉、毛细血管等末端脑血管部位的病理变化。这种疾病的提出和诊治,是近期神经影像学及脑基础科学飞速进展的结果。CSVD为新发现的一种中老年常见病。磁共振成像(MRJ)检查发现,50岁以上人群中,CSVD患病率为5%,且随增龄不断升高,90岁以上老人患病率已达%。所以,CSVD既是疾病又是衰老的表现。

CSVD的影像表现有6种类型:1.新发脑皮质下小梗死(腔隙性脑梗塞);2.血管源性腔隙(具有脑脊液信号的空隙);3.脑白质高信号;4.扩张的血管周围间隙;5.脑微出血;6.脑萎缩。

CSVD的临床表现隐匿,多样,早期无症状,以后逐渐出现血管性痴呆、认知功能障碍、焦虑、抑郁及血管性卒中症状,如头晕、失眠、动作笨拙、步态异常、尿失禁等。临床医生应尽早筛查、识别、治疗老年CSVD。管理好危险人群,严控过高的血压和血糖,沿用降血脂药物,查控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指导患者建立适合心血管病的生活方式。目前临床尚缺乏成熟、有效的防治方法。

心脏小血管病

心脏小血管病,又称冠状动脉微血管障碍(CMD)。临床经验显示,心源性胸痛患者造影检查,大约有40%病例无冠状动脉阻塞(狭窄50%),称作“非冠脉阻塞性胸痛”,其病变就属于CMD。CMD与冠心病(CVD)是心脏疾病中并列的两大类疾病。

CVD是指心脏表面(心外膜内)肉眼可见的冠脉中小血管及分支发生粥样硬化病变,血管造影可见动脉管腔狭窄,阻塞50%以上。严重时可引起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另一类心脏血管疾病是CMD,它是指穿行于心脏肌层内的冠脉末梢分支(小动脉、毛细血管、小静脉)的血管、血流、血液三部分,发生有损生理功能的异常(病变),如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组织变性等。CMD的临床症状以心源性胸痛为主(非冠脉阻塞性胸痛),常与冠心病心绞痛混淆,但血生化检查(心肌酶等)及动态心电图,均有明显区别,如加作血管造影,均可避免误诊。CMD患者的核心特征是,冠脉血流储备(CFR)明显下降。健康人冠脉血流随生理需要不断增减,最高血流量可达常态的3.0倍以上,显示冠脉血流的储备功能很高,但在疾病状态下,CFR则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临床报告显示,如果CFR2.5倍,则可认定患者有CMD。

国外有一项针对例女性非冠脉阻塞性胸痛患者的研究报告,在潘生丁负荷下,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进行CFR测定,显示高龄、高血压、心率增快、吸烟是CFR的独立影响因素。所以,CMD的防治重点不是降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而是多靶点的综合策略,即高龄患者的健康管理、控制高血压、防治心率过快,戒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