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病变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为群众办实事脑心同治,看介入专家如 [复制链接]

1#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不断威胁着老年人的血管,其中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发病原因的同质性决定着治疗原则的共性。

然而,随着现代医学不断分科细化,同时身患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需要分别到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等科室就诊并分期完成治疗,患者就诊极为不便。

近年来,医院不断思索和鼓励融合技术发展,以最大限度方便患者、节约医疗费用支出,其中,由神经内科联合心血管内科、血管外科、神经外科等科室,不断探索心脑血管疾病患者MDT诊疗模式,完成同期全脑血管及冠脉造影术、颈动脉内膜剥离术等联合手术这一举措已初见成效。

始末缘由

57岁的王先生因“头晕”医院就诊后颇为烦恼,医院就诊后发现同时伴有椎动脉狭窄及冠状动脉狭窄,为求进一步诊治,王先生医院的不同科室,但因风险问题一直没有确定手术方式,最后,王先生来到了我院门诊就诊,唐宇凤主任医师立即安排完善头颈部血管CTA,结果显示王先生椎动脉重度狭窄伴局部闭塞,有指征进一步行全脑血管造影+椎动脉支架植入手术。

猝不及防

在完善术前检查的过程中,考虑到王先生有冠心病病史5年,主管医生安排完善了冠状动脉血管CTA,结果提示左前降支主干重度狭窄伴钙化。冠脉病变对原计划安排的椎动脉支架手术带来了巨大挑战:椎动脉支架由神经介入团队才能完成,冠状动脉支架需要心脏介入团队才能完成,但是,椎动脉支架术中的血压控制会不会导致急性冠脉闭塞?两次穿刺介入手术间隔时间患者能不能等待?心、脑介入手术到底先做哪个?手术的费用怎么降到最低?是否有联合手术的可能性?

峰回路转

唐宇凤主任立即向院部、医务科申报启动联合诊治程序,组织神经介入、心血管介入、放射介入、护理团队等进行了详细全面的分析讨论,通过不断的推演手术过程、讨论应急预案、沟通协调全过程管理,不断完善围手术期管理方案,最终决定对王先生进行“脑心同治”,即同期行椎动脉支架植入术+冠脉支架植入术。

这一方案计划通过一次手术、一次动脉穿刺,同时完成脑血管、心血管两个部位的造影检查及治疗,最大程度减少患者的痛苦,缩短住院时间,节约治疗费用。这一方案也得到了王先生及家属的高度赞扬,商议后欣然接受了联合手术的建议。

9月20日,在相关专业的协助下,神经内科唐宇凤主任医师和心血管内科戴闽主任医师在一次穿刺的情况下先后完成了全脑血管造影术+椎动脉支架植入术和冠脉造影+冠脉支架植入术,总用时不到2小时。

9月21日,王先生于术后24小时下地活动,恢复正常,并顺利继续完成治疗及康复。

9月26日,王先生顺利出院。

什么是

脑心同治

“脑心同治”是近年来疾病谱发生变化及专业细化后,在当今卫生保障新背景下提出的全新理念,是指针对同时合并脑血管疾病和心血管疾病患者,由多学科联合诊治,制定统一、高效的规范化药物、介入或开放手术方案。进行介入检查或治疗时,经由同一通道同时完成心脑血管的诊断和治疗手术,我院前期已在内科*总支、内科部的统筹下,完善了一系列流程,不断改进优化合作诊疗模式。

该治疗模式一方面提高了治疗效率,加强了科室间的合作关系,更重要的是缩短了治疗过程,减少了患者痛苦,降低了总体治疗费用,医院学科间“强强联合”的治疗优势及医疗服务质量,真正解决了就诊患者关心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