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标题:病例报告:一例抗PD-1疗法转换为抗PD-L1疗法后成功治疗异时性多原发肺癌(mMPLC)的罕见病例
英文标题:CaseReport:ARareCaseofMetachronousMultiplePrimaryLungCancersinaPatientWithSuccessfulManagementbySwitchingFromAnti-PD-1TherapytoAnti-PD-L1Therapy
杂志名称:Frontiersinimmunology影响因子:5.发布日期:年06月02日
案例背景
一名83岁女性,有40包年吸烟史和30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史,出现气短、咳嗽、剧烈咳嗽和咳痰1个月进行了胸部CT发现右下肺实性结节伴有右肺门、纵膈淋巴结转移和右胸膜转移。
年4月24日接受了电视辅助胸腔镜引导下右下肺楔形切除术。术后标本病理分析证实浸润性腺癌,肿瘤分期为cT4N2M1aIVa期。
基因组检测驱动基因阴性,免疫组织化学(Dako22C3)PD-L1表达的肿瘤比例评分(TPS)为80%,该患者随后接受了一个周期的pembrolizumab联合重组人内皮抑素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之后自年6月起每三周继续使用pembrolizumabmg,病情稳定,派姆单抗治疗于年7月停止。
复查胸部CT发现新出现的左肺门肿块阴影,并且NSE升高到19.74ng/mL,于年7月23日使用培美曲塞联合贝伐珠单抗给药。
随后,来自左肺门肿块的支气管镜活检样本显示肿瘤细胞突触素、CD56和Ki-67阳性(80%),与小细胞肺癌一致,PD-L1阴性。
对患者前后两次的组织标本进行基因检测的结果显示,T1(靶标测序)和T2(WES)之间未检测到共享突变,两个病变包含不同的致癌驱动突变,表明这两个病变可能来自不同的原发性肺癌。
由于ECOGPS为2分且患者希望不接受化疗,于年7月改用每三周一次的atezolizumab1mg。
5个月的扫描结果显示患者对atezolizumab有完全反应,迄今为止,该患者仍接受PD-L1抑制剂单药治疗,无免疫相关不良事件和持续的完全反应。
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学转化为小细胞肺癌是免疫疗法耐药的潜在机制。因此,很难将mMPLC与肺内转移或治疗诱导的转化区分开来。
然而,组织病理学分析和分子特征分析中的先进诊断方法,特别是使用新一代测序(NGS),使我们能够更好地诊断mMPLC。
本文报道了1例罕见的异时性肺腺癌(LUAD)和小细胞肺癌(SCLC),该患者对pembrolizumab产生耐药性,后使用PD-L1单抗atezolizumab又产生完全反应。
通过比较原发腺癌和新病灶的突变谱,以及利用RNA序列数据对免疫比例进行生物信息学估计,揭示了两种病灶的起源和肿瘤微环境。
在同一患者的肺腺癌(LUAD)和小细胞肺癌(SCLC)之间未检测到共享突变,表明这两种病变可能来自不同的原发性肺癌。与LUAD相比,SCLC显示出相对较冷的微环境,包括阴性PD-L1。
患者接受atezolizumab治疗后获得了持久的临床获益,未发生免疫相关不良事件。
对于LUAD和SCLC患者,atezolizumab单药治疗或与其他药物联合可能是一种潜在治疗策略。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