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病变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论心脏病真的如你想的病位仅仅在心吗 [复制链接]

1#
每天身边看到的和听到的最多的询问就是关于心脏病,有人说这个病古来就有,只是当时限于科学条件与认识才没有发现太多的病人。这种分析听来似乎很有道理,况且你问西医师,可能也会说出这样的话来。那么有一点疑问有人会问,当时生活条件有限,医疗条件有限,可是现今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心血管医疗技术也飞跃式发展,医疗机构与药店比古代粮店都多,心血管药物更是“琳琅满目”,可以当糖豆选了,那为什么每天被查出患心脏病的人却是只增不减,且逐渐向年轻人群蔓延呢?这就是我今天想说的,因为极大多数"心脏病"的起因、发生、发展,可并不是像你们从西医那里获得的理解,心脏病的病位仅仅是心脏,从中医角度看,除了极少部分年幼的和青少年人群短时间内快速发生心脏疾病是由心脏原发病位的,比如急性心肌炎,短时间内过度疲惫致心脏猝死,其实心血管疾病更是一个由多原因导致人体的心、肝、脾、肺、肾五脏功能受损失调,相互不能配合制约,直至气血瘀阻的过程,结果就是死亡,既然这个过程中是一个身体联动机制失调,那么单纯对心脏的药物也好,搭桥也好,介入技术也好,只能说是临时改变了疾病的某处发病路线,但是并没有改变的是发病的根本动机或叫原因,那我就简单归结了成人心脏病的常见病因:1、最常见的原因,心藏神,主脉,囿营血。神伤则心气伤,心气伤则心血运行动力受损,能直接伤心神的当属一个人想心事多了!不管是自己压力大,还是为了照顾别人导致伤神,而且思想多了,就像一盏油灯一直烧着,总会把灯油烧尽的。如果有一天你觉得心有些累了的时候,那么就是心脏病的预警了,当你开始出现易惊心慌,失眠多梦,心区左后背酸困心乏,夜半无故惊醒或出冷汗,那就是心脏病的起点。2、肺虚或肺气郁闭。心为君主,肺为华盖,心火温煦全身,但也需要肺为其遮风挡雨,为其降藏布散精微,贡养心脏才有能源。如果一个人劳力过重,出汗过多,或者脾肾亏虚明显都可以导致肺虚,从而不能对心脏起到庇护风雨和降藏纳贡的作用,那么一场风雨就可能把心脏吹下宝座,贡养心脏的能源储藏不利,去高海拔地区陷入稀氧状态需要心肺通力合作,超常发挥的时候就会后继乏力了。另外吹空调受冷或风寒感冒未治愈都可以导致肺感风寒,肺气不能向外宣发,郁积化火,一是反应为咽干咽痛频发。二是抑郁胸闷气紧。三是心脏失去肺的华盖凉降作用,心火独亢,心烦心慌,心血受伤。3、脾主运化饮食谷物,吸收水谷精微,脾统血。当人们饮食无忌,嗜吃寒凉的时候,脾脏负担加重,日久脾阳受损,运化失责,一是导致五谷精微运化吸收不良,腹胀,腹泻,便秘,气血不足,心慌气短。二是水液不能运转吸收,生湿生痰,口干不欲饮,乏困油腻,打呼噜,虚胖身重,心脏负担加重,心慌胸憋。4、生气、熬夜、饮酒无度无疑是损伤肝经的三大主要原因,而肝主藏血,相当于心君的粮道官,肝经一旦受损,粮道中断,除了心脏供血受累,就连大脑也会缺血,这就是脑萎缩、脑白质脱髓鞘病变、脑缺血、脑梗塞演变进展的根本病因。对于一些本来肝虚的人,无疑更会加重肝藏负担,不能有效运转清除血脂,高血脂的产生增加了肝血供应心脏的阻力。5、肾为先天之本,肾阴肾阳均禀受于父母,驱动生命的原动力,后天部分的维系靠脾胃运化吸化的营养,与按春夏秋冬四季吐纳养藏的规律保养来获取,肾元阴元阳与肝血并行,在肝气的作用下输送到心脏荣养心脏。当一个人嗜欲无节制,或不顺应四季寒热养藏,也可以是工作或居住环境造成肾脏元阴元阳受损,那么生命的原动力也就受损了,肾阴阳不能升发上济心脏,轻则只是腰腿疼,甚则脊柱强直变形,再则心脏失去荣养,像君主失去了百姓一样,会饿死的。所以说,心脏病的起因和发展过程就绝不仅仅是一个心脏出了问题,治疗起来,当然也不会是像西医心血管科那样,单纯针对心血管问题对症治疗就能彻底挽救病人的,看似暂时救活了一部分死亡线上的人,但也误导了更多的人把心脏问题看的单一,甚至眼里只有所谓的"心脏专家"、“介入"、“搭桥"这些救身符,从而忽略了祖国中医对任何疾病的整体论治、治病治本的优势,从而走向了更长的死亡线。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