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病变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为啥特发性震颤会被误认成帕金森的早期症状 [复制链接]

1#

特发性震颤

EssentialTremor

中、老年中出现双上肢明显的持续的姿位性震颤伴有运动性震颤时,

应考虑特发性震颤。

特发性震颤又称为家族性震颤,

约60%病人有家族史。

在多个特发性震颤家族未发现跨代现象,

性别分布平衡,

一般认为这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01

特发性震颤的确诊标准

特发性震颤经常被误诊,通常被认为是帕金森病早期或增强的生理性震颤,诊断标准不统一是主要原因。确诊特发性震颤必须除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

1.双手或双侧前臂肉眼可见的、持续的姿位性震颤或伴有动作性震颤和身体其他部位的震颤。双侧姿位性震颤可以不对称,一般持续的震颤幅度较大且可有波动。震颤可影响生活和工作。

2.病程必须超过3年。

3.明确诊断必须排除下列情况

(1)存在除震颤外的其他神经系统异常体征。

(2)应用可导致震颤的药物或药物戒断状态和疾病。

(3)震颤发生前3个月内有明确的神经系统外伤,包括头部外伤与周围神经外伤分布部位相一致的震颤。

(4)存在可引起震颤的明显心因性因素。

(5)震颤突然发生或迅速进行性恶化。

02

排除特发性震颤的诊断

(1)与确诊标准”相同的排除标准。

(2)原发性直立性震颤(直立时双下肢有14-18Hz震颤)。

(3)局限性发声震颤(因临床无法把单独累及发声的特发性震颤与

舌咽肌张力障碍和其他发声器官肌张力障碍导致的言语障碍分开)。

(4)局限性姿位性震颤包括职业性震颤和原发性书写震颤在内的任

务特异性震颤。

(5)局限型舌震颤或下颌震颤。

(6)头部的异常姿势可能提示头部肌张力障碍性震颤。

帕金森病发展到头部、唇、舌和下颌震颤很少见。而长期双手震颤的病人偶尔可发展成为典型的帕金森病,但不清楚其原来就是帕金森病还是特发性震颤后来发展成帕金森病。帕金森病若以静止性震颤为主,鉴别并不很困难,病人在静止性位置放松时震颤幅度比维持某种姿位时大得多,频率却低,特发性震颤的静止性震颤成分与姿位性震颤的频率差不多相同(大约小0.5Hz),震颤幅度却小得多。

虽然仅靠频率分析不足以鉴别,但通过静止性和姿位性的改变对区别两者还是有帮助的。

特发性震颤与帕金森病的鉴别诊断十分重要。帕金森病多在老年发病.此时期也是特发性震颤的多发年龄,因此许多特发性震颤被误诊为帕金森病。虽然典型的帕金森病具有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和运动迟缓的特征,但是病程早期往往缺乏特征性的表现,特别是起病时仅有震颤,尤其是姿位性震颤(这在帕金森病同样非常多见),这时容易导致误诊。

从中医角度来说特发性震颤主要累及肝、肾、筋脉,肝肾阴虚是发病最根本的病理基础,也是形成风、火、痰、淤疾病之标的根源所在,治疗上重在滋补肝肾,补益气血,化痰通络、调和阴阳。从整体出发,采用纯中药“降龙震颤汤”辨证论治,对症下药,为广大患者解决了疾病的困扰。

降龙震颤汤诊疗特发性震颤三大阶段

第一阶段开窍通络,营养神经

入药通过人体十二经络的循环规律,调节体内各部位通路,有效成分达脑部受损病变部位,营养和修复大脑神经细胞,阻止神经退化,从而改变患者的肢体震颤,行动困难、反应迟钝、说话含混等现象。

第二阶段滋养肝肾,熄风定颤

降低血管阻力和血液粘稠凝聚状态,恢复血脑屏障的通透性,血液不再受阻,使气血正常循环,让大脑的血氧恢复到正常的耗量,改善脑部微循环,阻止大脑黑质神经元变性死亡,促使脑细胞多巴胺再生。

第三阶段调节免疫,平衡阴阳

激活受损的脑神经细胞功能恢复,改善脑组织代谢,促进神经细胞因子再生,神经元的蛋白质合成,使紊乱的分化机制恢复。调节机体的免疫系统,改善微循环,防治继发性萎缩,平衡阴阳,巩固疗效。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