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病变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定量核磁共振或成早期诊断帕金森病新方法 [复制链接]

1#


  新华社讯以色列希伯来大学研究人员近日开发出一种早期诊断帕金森病的新方法,其观测大脑深处纹状体微结构的灵敏度比常见的核磁共振更高。


  研究人员最近在美国《科学进展》杂志发表论文说,借助一种称为定量核磁共振(qMRI)的方法,使用不同的激发能量拍摄下多张核磁共振图像,可使对纹状体微结构的探测达到较高灵敏度。研究人员解释,这正如在不同颜色的灯光下给同一个对象拍摄照片,然后合成到一起分析。


  据介绍,常规核磁共振扫描大脑的灵敏度有限,在揭示帕金森病患者脑内变化方面有时不能满足需求。而使用这种定量核磁共振分析大脑深处纹状体的变化,可以达到此前只有在实验室检查死者脑细胞时才能实现的灵敏度,从而能更好地探测帕金森病患者的病情程度,有助于早期诊断。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最主要的病理改变是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由此而引起纹状体多巴胺含量显著性减少。症状主要表现为震颤、僵直、运动迟缓、特殊姿势等,目前还没有根治方法。


  研究人员说,预计3至5年时间后可能将这种方法应用于临床,除了用于帮助早期诊断帕金森病并监测用药疗效外,还可能扩展到研究大脑其他区域的变化。记者王卓伦吕迎旭

(责任编辑:支艳蓉)

来源:中国经济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